昆山38℃杀到!
80%致死率
这些坑踩了可能要命!
2025年7月5日
高温预警
38℃
最近昆山气温直冲40℃
高温橙色预警高挂
烈日炙烤下
“出门 5 分钟,流汗 2 小时” 的
盛夏模式已开启
当体感温度直逼 40℃
身体发出的 “高温警报”
可千万别忽视!!
中暑可不是 “忍忍就好” 的小毛病
严重时(比如热射病)
可能在短时间内 “撂倒” 健康
甚至危及生命
▲图片源于网络
今天,就来给大家划划重点
教你认清中暑信号、避开防暑大坑
稳稳度过这个夏天!
中暑不是 “小打小闹”
这些信号要警惕!
很多人觉得 “中暑就是晒晕了,歇会儿就好”,但其实中暑是身体的 “温控系统” 罢工了!当高温高湿环境下,热量排不出去、电解质乱了套,轻的头晕乏力,重的可能昏迷休克。
请务必警惕以下信号
先兆中暑
浑身冒汗、口渴到嗓子眼、头晕眼花、心慌手抖,体温一般低于 37.5℃,如果能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,降温,补充水分和盐分,短时间内就可以恢复。
轻度中暑
症状表现为体温往往在38°C以上,伴有面色潮红、大量出汗、皮肤灼热,或出现四肢湿冷、面色苍白、血压下降、脉搏增快等。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,平躺解衣,降温,补充水分和盐分,几个小时内也可以恢复。
重度中暑(热射病)
最危险的情况!体温急剧升高(常超过40°C),皮肤干燥发烫无汗(这是非常关键的信号!)。肤干得发烫还不出汗,人开始胡言乱语、抽搐甚至昏迷。其他有慢性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:头痛剧烈、血压下降、呼吸急促、心律失常。热射病是医学急症,致死率可高达80%!虽然在非高温作业的普通人群中的发病比例不高,但一旦发病危害极大。
这些防暑 “坑”
你踩过没有?!
夏天防暑
不少人凭着 “经验” 操作
结果反而可能坑了自己!
看看你有没有不知道的
误区 1
天太热,冰饮吨吨灌才爽?
冰饮喝下去是 “透心凉”,但肠胃可遭不住!温差太大刺激胃黏膜,轻则吃不下饭,重则痉挛拉肚子。想解渴?常温水才是王道~
误区 2
待在室内,没有太阳的地方不会中暑?
错!密闭的老房子、闷热的车间、没开空调的办公室,只要温度高、不通风,照样可能中暑。尤其是装修工人、独居老人,千万别掉以轻心!
误区 3
中暑了?猛灌白开水准没错!
大汗淋漓时,不光缺水,还缺钠、钾等电解质。猛喝水会让血液里的电解质被 “稀释”,严重时可能脑水肿昏迷!正确操作:每次喝几口淡盐水或糖盐水,少量多次才安全。
误区 4
头晕发热?擦酒精、抹清凉油降温快!
酒精擦皮肤看着凉快,但酒精会通过皮肤被吸收,加重身体负担;清凉油只能暂时提神,对中暑没啥实质作用。真中暑了,物理降温得用温水擦身、冰袋敷大血管处(腋下、大腿根)。
误区 5
中暑发烧?吃片退烧药睡一觉就好?
退烧药会让身体拼命出汗,本来就缺水缺电解质的中暑者,吃了只会更严重!记住:中暑发烧不能靠退烧药,降温补水才是关键!
误区 6
可以直接冲凉降温?
不可以!高温环境下,人体血管本就处于扩张状态,突然的冷水刺激不仅会造成血管收缩,引起心悸、头痛等不适,还可能诱发心绞痛,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。应该等体温恢复、汗液干透或不出汗时再洗澡,且水温不宜过凉!
科学防暑
这几招帮你 “续命”!
不想被中暑盯上?
做好这几点
把风险降到最低
避开高温时段
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减少外出,外出时戴宽檐帽、太阳镜,涂抹高倍防晒霜(SPF30+ PA+++)。
主动补水补盐
少量多次饮水(每日1.5-2升),可喝淡盐水或含钾、钠的电解质饮料。禁忌:饮用含酒精、大量糖分或咖啡因的饮料(如啤酒、甜汽水、浓茶)。
穿衣有讲究
选择宽松、浅色、透气的棉麻衣物,利于汗液蒸发。
清淡饮食
多吃西瓜、黄瓜、番茄等瓜果蔬菜,少吃油腻辛辣食物。
重点人群加强防护
老人、婴幼儿、孕妇:避免单独留车内,家属需密切观察。
慢性病患者(心脑血管病、糖尿病等):遵医嘱加强监测。
户外工作者:落实轮休制度,备足防暑药品。
室内降温有妙招
空调设定26-28℃,配合风扇使用;拉窗帘减少阳光直射。
危化品仓储 : 赵经理:13706267096 董经理: 18936115535、0512-57850355 液氨充装销售: 陆经理:13328058578、0512-57850357
昆山市高新区虹祺北路777号
08:00-17:00